【免费声明:以下文章内容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或用户发布,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联系本站将立即删除。点击投诉删除】
近年来,台军将新购F-16V战机(第70批次)集中部署至台湾东部台东县,引发岛内外广泛关注。作为台军现役最先进的空中作战平台,这批号称“新锐战力”的F-16V战机为何不部署在西部接近台海一线的空军基地,而是选择地形封闭、远离正面战区的台东?其中既有传统战力保存思维的延续,也暗藏应对“环岛封锁”态势下突破口选择的战略考量。
战力保存:躲进东部山脉后方是“首选之选”
首先,战力保存仍是台军部署F-16V至台东的核心考量之一。由于台岛面积狭小、纵深有限,一旦爆发高强度军事冲突,西部机场很容易在第一波打击中被摧毁。而F-16V作为近年来台军重点打造的“精锐中坚”,无论从采购成本、装备性能,还是战时指挥体系构建而言,都是台军最需要优先保护的空中力量。
因此,将这些新型战机部署至东部具备天然屏障的基地,是台军现有条件下最现实的选择。以台东志航基地为例,其背靠中央山脉,不仅具备天然的地形屏障,还配备了地下洞库系统。飞机通常不直接暴露于跑道上,而是停在深入山体的加固机库中,机库的开口朝向东侧太平洋,规避了来自西侧的精确打击风险。换句话说,即使对方拥有精确制导武器,想要穿越高山命中东侧洞库的开口并不容易。
此外,东部地区历年来便是台军“战力保存战略”的核心区域。台军在花莲、台东等地部署战机,不仅是基于战术上的考虑,更是在有限资源下“保住一点”的权宜之计。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