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声明:以下文章内容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或用户发布,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联系本站将立即删除。点击投诉删除】
胡塞武装打击美军舰为何战果不佳!自2025年3月以来,也门胡塞武装多次对红海美军航母编队发动导弹与无人机袭击,但始终未能取得实质性战果。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双方军事技术代差、战术体系差异以及战场环境限制等多重因素。
胡塞武装的武器库主要包括伊朗技术援助的“曼德”系列反舰导弹、“波斯湾”弹道导弹及“萨马德”无人机。然而,这些武器性能与美军防御体系存在显著差距。“曼德-1”反舰导弹仿制自中国上世纪80年代的C-801型,最大射程仅42公里,依赖老旧雷达制导,易被美军“宙斯盾”系统的AN/SPQ-9B雷达锁定并拦截。号称“高超音速”的“巴勒斯坦-2”导弹实际末端速度仅6马赫,缺乏机动变轨能力,面对美军“标准-6”导弹的拦截几乎无突防可能。
相比之下,美军航母编队构建了外、中、内三层防御网。外防区由F/A-18舰载机和核潜艇实施远程拦截,例如F-18曾单日击落11架胡塞无人机。中防区依靠“宙斯盾”系统发射“标准-2”和“标准-6”导弹,可同时跟踪数百目标并实施精准打击。内防区则使用“密集阵”近防炮和电子干扰系统,即便导弹突入最后防线,仍能被127毫米舰炮击毁。
胡塞武装的侦察体系严重依赖目视观察和伊朗提供的陈旧设备,缺乏天基卫星、预警机等实时监控手段,对美军航母动态位置的判断误差常达数十公里。以“杜鲁门”号航母为例,其最高航速达34.5海里/小时(约64公里/小时),可在导弹飞行过程中迅速脱离预设攻击坐标,导致胡塞导弹抵达时目标早已转移。反观美军,E-2D预警机和“宙斯盾”雷达组成的监控网络可覆盖半径500公里的空域,胡塞导弹一旦升空即被锁定。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