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电影网专稿 暑期档爆款,豪取38亿的《孤注一掷》还在上映中,“坏猴子”厂牌的另一部新作《二手杰作》就已接棒来袭,同样是宁浩监制+新导演的组合,回归最擅长的荒诞喜剧。
于和伟饰演的父亲马寅波,为儿子(郭麒麟 饰)代笔遗书,不料一夜成名,圆了多年的文学梦,出书、炒作、颁奖,红得不亦乐乎。但儿子的突然醒来,又让一切失去了控制。
透过这对父子跌宕起伏的“文坛历劫记”,导演王子昭将文艺圈的乱象和人到中年的困窘和盘托出,黑色幽默和辛辣讽刺令观众找回了久违的荒诞喜剧味道。
在接受1905电影网专访时,王子昭表示,《二手杰作》看似讲的是文坛,灵感实则来源于身处的影视行业。
“一个人红了以后,大家到底喜欢的是他真正的本事,还是被媒体包装出来的噱头,讨论的就是这么一个故事。”
作为初出茅庐的新导演,如何与于和伟、倪虹洁等一众成熟演员默契合作?从监制宁浩那里获得了怎样的帮助?面对“坏猴子”同批签约的导演接连取得佳绩,又是否倍感压力?专访导演王子昭,揭秘《二手杰作》背后的“荒诞喜剧养成记”。
(以下为导演王子昭自述,根据采访整理)
灵感
《二手杰作》改编自美国电影《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这个故事最吸引我的就是“创意”——父亲代替儿子写了一封遗书,自己却意外走红。
按房地产思维,这个创意就像“选址”,而在这上面究竟要开发什么样的项目,可以根据我的兴趣去改编。
电影乍一看写的是文坛,但我的初衷并不是要讽刺出版机构,很多灵感其实来源于我从事的电影行业,只不过把一些现象移植和照搬到出版行业去。
也不是成心要“挤兑”电影行业,因为生活经验有限,只能从身边取材。
很多人看到的“中年危机”只是故事的“皮”。马寅波是一个“老年少成”的人物,他关心的不是升职加薪、柴米油盐,而是还在梦想的层面求索。内心仍是“少年逐梦”,只不过表皮是一个中年人。
马寅波
这是一部“大男主”的戏,最先确定的演员肯定是于和伟老师,是宁浩导演向我推荐的他。
大家都知道,于和伟出演过很多枭雄式的人物,但我对他印象最深的还是《我不是潘金莲》里的表演。那个片子有一票好演员,在互飙演技的时候,于老师戏份不是很多却非常出彩,他对喜剧的诠释方式跟我很契合。
见面之后,我发现他是个挺内敛,甚至有点“娇羞”的老爷们。那时候已经看过剧本了,他跟我聊了聊作为演员的心路历程,跟马寅波这个人物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
对于马寅波的造型,我最初的想法简单粗暴了一些,觉得应该是不修边幅、邋里邋遢的。但于老师跟我说,他研究了人物和很多搞文学的“大家”,觉得马寅波内心藏着一个叫虚荣的东西。
落在形象上,一个文人的虚荣就在于他的体面和气质,一个仪表堂堂、风度翩翩的男人在生活中却狼狈着,这种魅力比一个本身邋遢的男人狼狈要更有力量。
于老师的另一重身份是监制,他帮助我最多的是在表演上。因为我是第一次跟这么多成熟的演员一起合作。
他不光能把自己的表演做到完美,还能把这些好演员统一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婚姻
很多人都说于和伟和倪虹洁饰演的夫妻特别有生活质感,说实话那不是我的功劳。我没有经历过婚姻,不知道夫妻之间吵架拌嘴和鸡毛蒜皮是什么样的,这方面是两位老师融合了自己经验,在现场磨出来的。
那场吵架的戏拍了两三天但准备了很长的时间,于老师、倪老师和“老宁”(宁浩)我们一起坐下来,打开心扉,聊了聊各自生活中那些琐碎和争执,我再根据这些去改剧本。
实拍的时候,光吵架就吵了12分钟,从儿子出书聊到马寅波从结婚后就在岳父岳母面前抬不起头的种种细节,他们都在用现实的经历诠释着这场吵架的主题,那就是”马寅波,你别虚荣”。
我写不虚荣,可能会写得很肤浅,但是人家就会用非常生活化的细节来呈现。
儿子
大麟(郭麒麟),我脑子里第一个反应就是他呀!因为这个角色有两点要求,一是形象上得像高中生,不能“太漂亮”,要接近普通人。
第二点,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我想拍的是“拐弯抹角”的讽刺喜剧。这种东西我还没见着哪个青年演员在别的片子里呈现出来过,但是大麟对这事儿非常了解。
我一跟他聊想要90年代、20世纪初“北京喜剧”的呈现方式,那种冯小刚、黄建新导演,以及《编辑部的故事》《我爱我家》这一派的表演方式,他完全明白是怎么回事!
结尾
在剧本结构上,原有的故事创意其实是支撑不了一部长片的,只能照顾到前半场。
按老宁的话讲,一个故事到终点的时候,它的第二个发动机是什么?第二个发动机要像“涡轮增压”一样把故事再推向另一个高潮,这也是我们磨了最久的地方。
我确实准备了两个结尾,在主人公幡然悔悟之后,有两种可能性,往左走是咎由自取,往右走就是老天爷再给你一次机会,一个太灰了,一个又太甜了。直到最后定剪到现在,我心里都没有答案,也可能永远都没有更对、更好的答案。
后来我觉得我也别纠结了,就交给观众吧,让观众自己来决定它的结局就行了。
坏猴子
加入坏猴子对我的影响是“翻天覆地”的。我要不加入坏猴子的话,现在肯定还是无业游民呢!
学别的可能还挺容易转行的,但我们学电影的,找别的工作也找不着。所以,我挺高兴的一点就是以后有职业了,可以靠拍片继续往下走了。
宁浩导演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剧本。《二手杰作》的剧本做了两年时间,一开始会觉得他对剧本的要求太高了,但他总说那是最基本的要求。
剧本对每一个创作者都是最大的挑战,这一次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了一个长片剧本基本的标准和结构是什么样的。
我刚才还跟申奥(《孤注一掷》导演)在一起吃饭,看到他们(坏猴子同批的其他导演)取得好成绩,我没有票房上的压力,但创作上的压力肯定有。
我们上学的时候,互相拍学生作业,就有“攀比心理”,看谁拍得好,谁拍得不好。今天大家纷纷转战大银幕了,才开始有一个标准叫票房了。
但票房这事是外界和别人用来衡量电影的,我们私下里攀比的、较劲的还是创作本身,就是这片子本身是不是个“正经片儿”!
[1905电影网]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今日_全国热点资讯网(头条才是今日你关心的) » 《孤注一掷》之后,宁浩和他带来这部“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