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俄乌战争以来,粮食、能源等初级产品的战略重要性日益凸显。长期以来,中国以强烈的忧患意识,一直将粮食安全作为重要国家战略,通过在全球范围进行粮食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成功捍卫了国家安全。那么,中国的粮食战略如何成功?未来又应如何发展?
本文系统梳理中国全球粮食战略的起因、内容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敏锐指出,中国全球粮食战略的成功是建立在国内高水平的粮食生产与仓储上的。中国必须保证85%左右的自给率,才能够在进口或在海外投资中处于一个相对有利的位置,更好地利用海外的粮食资源。否则谈判能力将大幅受限,同时也将对全球的粮食市场造成压力,如多进口3~4倍,对其他国家亦是巨大灾难。
作者通过深入详实的数据分析和比较研究,打破对中国粮食战略的两种构陷和误导。一种是世纪之交的“谁来养活中国”之问,表面跟中国有关,实际关心的并不是中国的粮食供应,而是担心如果中国粮食进口量极其庞大,将会影响其他国家的粮食消费。作者澄清,中国的谷物基本自给自足,进口较少,并不会造成其他人口的食物短缺和饥饿。另一种是把中国看成海外特别是非洲农地的掠夺者,宣称中国实行新殖民主义。作者澄清,实际上中国对海外的农地投资非常有限,投资重点不在于土地;投资也主要在亚洲与欧洲,只有很少一部分在非洲。
作者指出,中国全球粮食战略与美国有一个最大不同:美国是农产品出口国,推行粮食贸易自由化,想方设法打开他国市场;中国则是粮食进口国,不但不要求打开对方市场,还希望其他农产品进口国也能实现粮食自主,减少进口时的竞争对手。因此中国的全球粮食战略必将削弱发达国家的支配地位,同时加强和其他新兴农业国家的合作。如何提出全球粮食治理的中国方案,成为中国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未来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作者提醒,中国全球粮食战略对国内农业发展也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其主要依赖的力量仍是资本力量,而这势必增加农业资本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但资本的逐利性与保证长期的粮食安全之间存在矛盾。此外,农产品的过度进口以及过度强调主粮生产,也可能置小生产者于弱势地位,损害小农的利益。如何把全球粮食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把国内和国外的粮食体系结合起来,成为需要思考的另一重要问题。
本文为作者在“诚食讲座”的演讲稿,原载“食物天地人”,原题为《中国全球粮食战略的起因、形成及其后果》,篇幅所限,有所编删。
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读者参考辨析。
中国全球粮食战略的
起因、形成及其后果
什么是中国的全球粮食战略?国内的文献并没有给出定义,我在《China and Global Food Security》(剑桥大学出版社,2022)这本书里是这样定义的:中国的全球粮食战略是指,中国在满足粮食需求上不再局限于国内的生产与供应,而是寻求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粮食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包括加大农产品和粮食的进口。同时,中国也希望在全球的粮食体系中占据一个相对优势的位置。
我的主要观点是:中国全球粮食战略的成功是建立在国内高水平的粮食生产上的。只有在国内保证了高水平的粮食生产,中国才能够在进口或在海外投资中处于一个相对有利的位置,才能够更好地利用海外的粮食资源。所以我提出一个概念,叫“国内-全球供应二元组合”(national-global food duality),用于理解中国的国内粮食供应和全球粮食战略之间的辩证关系。我认为中国的目标是优化这个二元组合,即保持国内供应和全球供应的平衡,而不是单方面把每一种供应来源最大化,这和很多人的分析是不一样的。
今天我主要想探讨以下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大家在讨论中国的全球粮食战略时可能都会有的一些问题。
第一,中国为什么要实行全球粮食战略?
第二,中国全球粮食战略是如何形成的?
第三,中国的全球粮食战略与其他国家的全球粮食战略有什么不同?我们都知道,很多发达国家都有自己的全球粮食战略,特别是美国等比较大的国家。那么中国的全球粮食战略和其他的国家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它的特点是什么?
第四,中国的全球粮食战略会不会导致国际上经常争论的问题——“谁来养活中国?”这个问题背后的意思是,如果中国人口众多,粮食进口量极其庞大,会不会造成世界上其他人口食物短缺和饥饿?这个问题表面说的是中国,但关注的是其他国家,实际上是一种话语的建构。
第五,也是很多老师、同学、朋友比较关心的问题,即中国的全球粮食战略会不会影响国内农业的发展、会不会影响乡村振兴,以及怎么样把这两种战略结合起来考虑?
中国为什么要实行全球粮食战略?
先说内因,第一个是消费结构升级,中国对粮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以前的口粮转变成饲料粮,粮食转变成肉类及其他的高附加值食物,这样就需要更多的粮食。所以粮食和其他各种食物的需求量大增,这使得相当一部分的粮食需要进口。
我测算了一下,如果包括进口,中国现在的人均粮食消费量是比较高的,实际上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甚至已经超过一些发达国家。现在中国的人均消费粮食量接近600公斤,如果只算国内生产是480公斤,但是加上进口,再平均到每个人头上接近600公斤,这是非常大的量。所以从量上来看,大家在吃饭上面是不成问题的,实际上吃肉也不成问题。我们去农村做调研的时候在村里面吃饭,发现肉类还是比较丰富的。现阶段就肉类及其他食物的供应而言,中国是比较充裕的。
1990-2018年中国粮食产量、进口量和自给率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上图中蓝线是粮食的产量,红线是粮食进口量,绿线是自给率。可以看到,2004年以后,蓝线在增长,红线也在增长,红线增长得更快一点,说明中国的粮食自给率在下降。这里粮食是按照以前的统计口径,包括大豆、谷物,也包括薯类,最近自给率大概徘徊85%左右。在90年代的时候,我们粮食自给率的目标是95%,而现在已经降到了85%左右。当然也有不同的测算方式。有的学者在进行测算的时候以土地面积为基础。因为我们进口的作物都是土地密集型,要占用大量的耕地,这样测下来,自给率已经下降到76%左右。所以,以土地面积为基础测算的中国粮食自给率可能会比这个图显示的更低一点。这个图实际上说的是,中国现在粮食进口的需求量是巨大的,不可能仅仅依靠国内生产来满足粮食的需求,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食物结构的多样化。我们如果进超市,可以看见很多水果都贴着进口的标签,这说明现在国内在需求上也体现出多元化趋势,进口的肉类、奶类、水果、水产品比比皆是。人们追求丰富性、特殊性,追求以前吃不着的东西。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2019年中国食品进口的价值达到1380亿美元,这个是比较高的。2019年,中国还是排在美国之后,位列第二名,进口量当然也不比美国低多少。美国的农业部已经把中国排成第一名,美国是第二名。这两年因为进口量的增加,中国实际上已经是排在第一名,是稳稳的最大食物进口国。
第三,因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外汇储备充足,所以在进口粮食上是比较有余地的。因为在进口海外粮食的时候,是要由外汇来结账,所以外汇储备的充足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以上是内因。外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国际粮食市场在以前是由大型跨国企业所控制的,中国迫切需要改变在全球市场中相对劣势的地位。比如说我们都知道的四大粮商ABCD(ADM、BUNGE、Cargill和LDC),它们控制了全球百分之七八十的粮食交易。所以,中国虽然是最大的粮食进口国家,但是在国际上的定价权却不高,这也是中国迫切需要改变这种状况的原因。第二,在2007-2008年粮食危机之后,国际粮价波动频繁,粮食进口的供应链比较脆弱。在最近七八年,由于国际形势因素,有一种逆全球化的潮流,所以大家比较担心在粮食供应上可能会有中断的风险。特别是,假如中国很长时间不能进口粮食,那么可能会出现比较大的问题。所以这也是中国必须要“走出去”,实行全球粮食战略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第三,在1999年之后,中国实行“走出去”的战略,国家加大了海外投资。这个因素出现得比较晚,从2006年才开始大力提倡农业“走出去”,但实际上也是和整个国家融入全球经济的过程是相关的。
中国全球粮食战略的形成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来简单地回顾一下历史。我把全球粮食战略的形成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粮食不足(1949-1977)
粮食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比较快,粮食生产虽然也在增长,但是仅仅能够跟上人口增长的步伐。人均占有量相对比较低,每个人平均330斤左右,即160公斤到170公斤。这样就必须要维持在非常稳定的状态,一旦出现了天灾或者政策影响,就会出现局部地区甚至是全国范围内的粮食短缺问题。这个阶段的政策,现在我们看起来不是那么好理解,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之下是可以理解的,比如说实行“以粮为纲”的政策。另外就是加强水利建设,增加粮食的产量。
从60年代末期开始,特别是70年代,国家除了加强水利建设之外,还进行了一些科技上的创新和探索,比如利用改良的种子、使用化肥。在中国和美国开始进行合作的时候,中国迫切需要建立化肥厂,因为要利用化肥振兴粮食产业。我在农村调研的时候访谈过一些年纪较大的村民。他们就跟我讲,使用化肥和不使用化肥间的区别是巨大的,把化肥施下去之后,产量会大大增加,所以当时使用化肥是提高粮食产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当然在这一阶段,中国依赖海外的粮食资源是比较少的,这一方面和中国没有外汇有关系。进口粮食需要外汇,而实际上在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中国是出口粮食的,因为中国在大力发展工业,所以需要出口农产品。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到黄色线在0以下,说明我们出口的比进口的还要多,即用农产品来换取外汇,用外汇再去购买工业设备。而到了三年自然灾害之后,我们可以看到黄线已经在X轴上面了,表明中国进口的粮食比出口多,那个时候粮食还是相对短缺的。
1950-197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与净进口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在这段时间,由于美国的封锁与贸易禁运,中国从海外进口粮食还是比较困难的。三年自然灾害之后,当时从加拿大进口了一定量的小麦,所以可以看出在当时比较艰苦的条件之下,在海外也还是有一定政策空间的,比如说有一些国家还是愿意向中国出口。对比现在和第一阶段,可以看到中国的国际环境已经是大大改善了,特别是在粮食进口方面。第一阶段,进口粮食的比例是非常低的。右边这个轴是进口量在整个国内消费所占的比例,是非常低的,一般是2%、3%,很多时候进口量只占1%,所以说绝大部分的粮食还是依靠国内生产。上面蓝线是指每年的粮食生产总量,可以看到50年代期间增长,后来三年自然灾害时下降,再又慢慢的在60、70年代一直增长,一直到1978年。
第二阶段:温饱阶段(1978-1993)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产量增加,从3亿多吨增加到超过4亿吨,增加了三分之一,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增长。当然,由于在统计上还有其他的因素,增长是由什么造成的尚有争论,但增长是确定的。我们在农村做调研的时候,大家可以明显感受到那几年情况的变化。
1978年至1993年,中国在进口和出口粮食这一块也在增加,不光是粮食,也包括其他食品。大家从下图可以看出来,红线是进口,黄线是出口,出口一直是在增长的。因为国内生产量不断提高,中国出口食品的量一直在增加。而进口,有的时候稍微多一点,有的时候会少一点,会有波动,来调节国内粮食产量。因为国内粮食产量在那几年也是波动的,有的时候会多一点,有的时候会少一点。整体来看,绿线即进出口总量,基本上是在增加的,只是到了90年代末期有一点下降。
1980-1998年中国粮食和活畜的进出口量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这段时间是温饱阶段,也预示着中国在慢慢参与全球粮食市场的资源配置,进出口的量都在相对提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今日_全国热点资讯网(头条才是今日你关心的) » “谁来养活中国”? 深度揭秘中国全球粮食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