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马林斯基剧院滨海分院里,观众起立鼓掌,喝彩一浪高过一浪,向着台上的中国音乐家奔涌而去——当地时间10月7日晚,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俄罗斯巡演最后一站音乐会在这里圆满落幕。莫斯科、圣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9天,3城,跨越7个时区的距离,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中俄建交75周年之际,这次横穿俄罗斯大地的旅途不只是一次音乐访问,更是两国人民相知相亲、世代友好的真实写照。
“乐团整体状态非常好,弦乐尤其优秀”
巡演途中,执棒乐团的指挥家李心草常说这样一句话:“音乐是世界的语言。”跨过文字的差异,音乐家用独有的方式倾诉友情:吕其明的《红旗颂》、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陈其钢为小号与乐队而作的《万年欢》、斯克里亚宾的《狂喜之诗》,4首巡演曲目,中俄作品各占一半;钢琴家罗维、小号演奏家谢苗·萨洛马尼科夫,两位助阵独奏家一中一俄。所有人全力以赴,共同托举起巡演的一路高光。
“乐团整体状态非常好,弦乐尤其优秀,称得上世界一流水平。”圣彼得堡国立音乐学院教授亚历山大·波利舒克把最真诚的赞誉送给远道而来的中国同仁。演出的巨大成功,立住了“中国声音”在许多俄罗斯观众心目中的第一印象。3站巡演,不少当地观众都是第一次现场听中国乐团演奏,中国音乐家理解俄罗斯作品之深刻、雕琢之精彩,让他们信服赞叹。与此同时,借助音乐的桥梁,“中国故事”不断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俄罗斯观众安娜初闻《红旗颂》,便对乐曲的恢弘气势印象深刻,透过紧促的节奏、旋律,她似乎读懂了中华儿女纵横激荡的家国情怀——音乐的纽带牵引着人们心意相通。正如另一位观众伊莲娜所言,演出是“中俄友谊的见证,我们不仅是朋友,更像一家人”。
“我们必须在国际巡演中前往标志性城市,登台主流剧场,接受当地观众和评论的检验。”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总经理任小珑说。对职业乐团而言,旨在展示国家形象、提升专业水准的国际巡演必不可少。
“既要高水平请进来,也要高水平走出去”
互鉴交流的灵感持续闪烁,在这次巡演中,两国音乐家双向给予,彼此启迪。演绎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的罗维,仿佛把涅瓦河宽阔涌动的波涛揉进了琴音里。罗维说,在她心中,巡演像一次溯源之旅。“从前,我一直在通过音符捕捉柴科夫斯基的形象和他想要讲述的故事,而在圣彼得堡,走到他的墓碑前,我对他的敬意一下子变得更加具象。”
中国音乐柔韧多变的神韵,也在浸润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铜管组新科冠军谢苗·萨洛马尼科夫的演奏。他与乐团携手带来的陈其钢《万年欢》绝不是一部能简单演绎的作品,“作曲家不只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取材,也融入了很多自我情绪的表达和特殊技法。”指挥家李心草评价道。在李心草看来,作为中俄文化交流的使者,乐团不负使命,“越演越自如、自信”,3场演出接近全部售罄的佳绩大放光彩。
正式演出之外,丰富的交流活动随之展开。从莫斯科的“中国与俄罗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及中俄建交75周年文艺演出”,到圣彼得堡国立音乐学院的李心草指挥大师课,再到中国驻符拉迪沃斯托克总领事馆的专场音乐会,音乐让人们相聚相知。在此基础上,许多未来合作开始酝酿,比如,作为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李心草计划组织更多大师课等两国学术交流活动;国家大剧院与莫斯科大剧院、马林斯基剧院等俄方艺术机构,多项双边交流项目进展正在有序推进。
此次带队的国家大剧院党组副书记刘岚最后说:“在打造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时,国家大剧院始终秉承‘既要高水平请进来,也要高水平走出去’的理念,期待用持续均衡深层的发力方式,营造交流胜景”。 (记者 高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今日_全国热点资讯网(头条才是今日你关心的) » 9天巡演横穿俄罗斯大地跨越7个时区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走出去越演越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