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席亚洲】
本周,朝鲜进行了“火星16B”导弹发射试验,这种导弹在技术上相比此前的朝鲜导弹又有了不少新的突破,那么究竟能达到什么水平呢?
另一边,美国空军将驻阿拉斯加的一个装备F-16战斗机的“假想敌”中队转为“拦截机”中队,这其中也可以看到一些有意思的“门道”。
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火星-16B”
这几年来朝鲜导弹的发展颇为迅速,大家时不时就能在新闻里看到朝鲜进行新型导弹试射的视频片段或图片。
只不过,朝鲜和其他国家不同的地方在于,由于总体实力的差距,朝鲜希望自己每一次导弹试射都能发挥一定程度上的“震慑”效果,也就是要去抢国外报道的头条。
这和我们习惯的把导弹试验藏着掖着,生怕人家通过观察导弹试飞得到新一代导弹技术参数的做法截然相反。
这使得朝鲜许多没有定型装备或没有赋予正式型号名称的试验弹或外贸弹被“误会”起了名字。
就好比台湾军方至今大剌剌的在他们的论文和刊物里天天说解放军的远程火箭炮还是“卫士”系列(其实只用来外贸)一样。
比如,早年被西方称为“芦洞”(当时西方按照最初发现朝鲜导弹的位置对其命名,国内一些刊物按照音译误称为“劳动”导弹)的导弹,后来在朝鲜的官方活动中被确定命名为“火星7”,然后他们就“顺理成章”,把在“火星7”基础上稍稍改进,减小战斗部增加射程,主要用来对伊朗外贸,后来伊朗大量仿制的这款导弹,叫做“火星8”。
此前被西方称为“火星-8”的导弹,其实是为伊朗开发的外贸弹,也就是伊朗“流星3”即后续发展型,但朝鲜自己从来没有给过它“火星”系列的代号
“火星-12+高超滑翔”=“火星-8”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今日_全国热点资讯网(头条才是今日你关心的) » 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火星1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