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史上从来不缺励志电影,这些电影的主人公往往在一种困厄、失意的状态中,凭着顽强的意志、不屈的斗志,历经重重磨难,最终在某个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为自己的人生增添辉煌的一笔。而且,这些主人公往往是通过某项体育运动完成逆袭的人生。这大概是因为,体育运动能够通过外在可见的动作性,生动地诠释坚持不懈、奋勇拼搏的精神,为观众提供极具观赏性和情绪冲击力的影像。另外,体育运动中的“成功”会有大量观众在场,容易营造热烈奔放的氛围,让主人公的“加冕”时刻变得熠熠发光,影片也能通过高光时刻的镜头语言将观众情绪快速推至高点。同时,体育运动中勇不言败的昂扬意志,百折不挠的进取心,都容易转化为一种刚健有为的人生态度,温暖鼓励无数观众。
具体到拳击运动,它将个体之间的对抗以近距离的搏击呈现出来,比拼的是强悍的力量、多变的技巧和灵活的步伐,极易调动观众的肾上腺素,并能以简单明了的方式定义成功和失败,在感性刺激中对观众产生一定的精神激励和人生启示。以拳击或自由搏击为题材的电影非常多,如《洛奇》系列、《愤怒的公牛》(1980)、《因爱之名》(1997)、《铁拳男人》(2005)、《斗士》(2010)、《勇士》(2011)、《激战》(2013)、《废纸板拳击手》(2016)等。这些电影大多是励志电影,主人公以拳击或自由搏击,完成对不如意生活的迎头痛击。《热辣滚烫》也是一部与“励志”有关的电影。
人物形象稍显单薄,行动逻辑较为合理
《热辣滚烫》在叙事上遇到的最大挑战,是要解释主人公乐莹为何宅家十年而心安理得,对身材管理失控无动于衷,最终愿意以非凡的毅力减肥一百斤,参加了拳击比赛。
虽然,通过电视台的采访,乐莹隐晦地解释了自己宅家不出的原因,是与人交往时受伤太多,有了社恐心理,但是,观众还想知道更多,如她大学所学的专业,她在职场到底遭遇了什么,她为何会成为讨好型人格等等。影片在省略了这些信息之后,只呈现结果,会导致观众对人物的认识停留在表面,只看到人物的肥胖和慵懒,对人物的性格真相和内心状态却一无所知。
为了让乐莹焕发生命斗志,影片安排了相关激励事件,使人物的转变真实可信,且有一定的情绪感染力。
在乐莹所受到的伤害中,对尊严和自我价值的一次次践踏是最终让她决定改变自己的主要原因。当被妹妹嘲笑,被昊坤嫌弃,被豆豆鄙夷时,乐莹觉得自己在世间不仅是一个多余的人,而且不断被人忽略、玩弄、欺骗、利用、嘲笑。当乐莹万念俱灰准备自杀时,因为全身脂肪太多,从四楼跳下居然毫发无伤,这让乐莹内心崩溃,她感到疼,却没有可见的伤口,犹如内心伤痕累累,却找不到病因和治疗方向。乐莹最后决定参加拳击比赛,不仅是为了在赛场赢得一场胜利,也是为人生的尊严而战,为灰暗人生的闪耀而战。
影片虽然对于人物的人生前史和性格真相揭示得过少,但是,影片对于乐莹为何“幡然醒悟”,却作了足够的铺垫。当人物在情感上不断遭受挫败,当人物的自尊心一次次被打击,人物的内心必然会积蓄起反抗命运的决心,从而完成合理自然的心理嬗变。影片也得以在一种饱满的情绪状态中,让人物的精神蜕变对观众产生极为强烈的情绪感召力。
人物谱系中的映照关系
乐莹的身边遍布着道德上的亏欠者:妹妹婚内出轨,前男友对情感不专一,闺蜜心机满满,店长内心肮脏,豆豆两面三刀。与这些人相比,乐莹虽然性格懒散,缺少自律,但心思单纯。正如乐莹在大部分时间的低声细语、有气无力,她对人缺少一种攻击性,显得坦诚而宽容,像一个没心没肺的老好人。例如,乐莹明知妹妹在算计自己的房子,且妹妹一直无所顾忌地奚落自己,两人打了一架之后,乐莹仍然气冲冲地在房屋转让协议上签了字;当昊坤对旁人撇清与自己的关系时,乐莹只是暗自伤心,并没有气急败坏地争吵。
道德层面的对比既可以完成人物塑造,也能够制造喜剧效果。昊坤曾经正直,不愿用卑劣的手段诱骗客户办卡。天福则利用自己的外形优势,与女学员暧昧不清,甚至将拳击视为一种打情骂俏的手段。在这些细节的呈现过程中,影片不仅完成了对社会现实的透视,也有效地实现了对原作电影《百元之恋》的本土化改造。
影片中人物之间的映照关系,也表现在人物对于梦想的不同态度上。昊坤一度也有拳击的梦想,认为“人活着,总得拼一次”,但当他收到对手送来的3万元钱之后,瞬间就妥协了,觉得生存比梦想更实在。对比之下,一旦明确了目标的乐莹,表现出一种令人感动的坚定执着。影片中有两个对比性的场景:最初,无所事事地在街上闲逛的乐莹,看到拳击馆里挥汗如雨的昊坤,有一种深深的艳羡和自卑;当乐莹开始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时,她在拳击馆里投入地练习,外面是落魄又邋遢的昊坤表情复杂地路过。在这种时刻,我们意识到,真正让人闪光的,并不是外表,而是一种奋发有为的人生姿态;真正令人自惭形秽的,从来不是体型,而是对于人生消极颓废的心态。
在最后的那场比赛中,乐莹的实力明显不敌专业选手,不断被揍。对此,妹妹显得极为困惑:“有病啊,根本打不赢,为什么一直打?”妹妹无法理解,乐莹面对的已不仅仅是一场比赛,还是一次自我的终极博弈,她需要战胜的不是对手,而是自己,是自己身上的自卑、消极、堕落,是自己对于人生无所用心、无所作为的麻木。这时的乐莹与妹妹对“失败”和“成功”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
影片展现了丰富的人物谱系,有人对人生轻佻散漫,有人为了欲望不择手段,有人甚至为了生活选择放弃梦想及做人的原则。在这些人物的映衬之下,乐莹有坚持,有奋斗,她认为人生的乐章即使不够动听,也必须由自己谱写,否则生命只剩下一片静默和空无。这是影片的核心价值立场。
叙事节奏的失当与主题的浅表化策略
影片用大量的篇幅来铺陈乐莹颓废的生活状态,以及她不断遭遇挫败的人生经历。直到50分钟左右,乐莹才走进拳击馆。也就是说,影片用了50分钟来完成“建置”,介绍人物的背景、性格,以及人物的生活环境。在经典编剧法看来,这样的处理显得过于冗长,导致情节节奏拖沓,叙事节奏严重失控。
乐莹进入拳击馆之后,情节的发展实际上停止了,因为乐莹总体满意这种生活,她身边有了昊坤,练拳击权当是为了减肥,直到90分钟左右,乐莹才决定打比赛,这时,离影片结束只剩30多分钟了。一般的影片中,25分钟左右的时间基本就可以确立人物的行为动机,随后围绕动机和障碍展开情节,构建越来越强烈的戏剧冲突,将情节引向高潮,最后迎来一个漂亮的结尾。
《热辣滚烫》的叙事节奏失当,导致最核心的“对抗”阶段中没有展现乐莹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如何与自己的懒惰、沮丧抗争,如何与周围的人发生龃龉,更看不到她辞去烧烤店服务员的工作之后,如何解决租房和练拳击的费用,当然也看不到她在瘦了一百斤的过程中承受了多大的压力,甚至也看不到她如何从一个素人成为一名拳击选手。对此,影片只好以MV式的快速剪辑的片段配以热血的音乐,展现乐莹减肥和练习拳击的细节,营造一种激情澎湃的氛围,再辅以密集的画面轰炸,使得观众无暇思考,完全被一种感性的情绪牵引,进而忽略了情节编排上的不合理。
由于影片在“对抗”阶段未能表现人物一点点战胜障碍的戏剧张力,影片将看点全部放在人物体型的前后变化上。对比之下,《百元之恋》没有书写演员减肥的奇迹,而是细腻地表现拳击对于人物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的改变,挖掘每个人身上蕴藏的无限力量。《热辣滚烫》中,乐莹在反抗店长的骚扰时,还没有真正成为拳击手,只是毫无章法地回击了一拳。如果可以更好地处理这一细节,可以深刻地影响人物的刻画和情节的吸引力。
影片《热辣滚烫》是精彩的,但它缺少那种厚重的人生况味,也缺少对于人物心理的深入挖掘,只是在可见的层面,展现人物唯一的一场拳击比赛,而不是人物一段完整的生命历程。《热辣滚烫》虽然以反高潮的方式,让乐莹完成了对于人生的顿悟与成长,但它仍然有些“轻盈”。它不愿或无力展示一种人世无常的悲怆,或者沧桑阅尽的从容与无奈,而是在热血与励志的层面反复渲染,鲜少触及人物心灵的挣扎与灵魂的呐喊。这使《热辣滚烫》对观众构成的是一种瞬间的感动与鼓舞,并不追求更为深刻与持久的启迪与反思,甚至许多观众会将影片作为“减肥”励志片来看待。或许,这就是时代变迁之后,在流量经济的裹挟下,在艺术创作中所体现的一种“体贴”,将观众的满足与愉悦只限定在短暂的观影期间,将观众的感动只限定在浅表的视觉震惊与情绪触动层面。(作者: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教授 龚金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今日_全国热点资讯网(头条才是今日你关心的) » 《热辣滚烫》:用“减肥日记”包装而成的励志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