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声明:以下文章内容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或用户发布,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联系本站将立即删除。点击投诉删除】
印度政府试图将印巴冲突包装成一次“压倒性胜利”,试图用一连串“战果”鼓动国内民族情绪、巩固莫迪执政的合法性。但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的深度调查却如一记重拳,揭穿了这场精心编织的“胜利叙事”。不仅将印度战报中漏洞百出的数据逐一核破,更指出这背后其实是一整套系统化的“宣传工业”在运转。
如今,连美国都公开下场打脸莫迪政权,这种靠虚构战绩来维稳的游戏,还能玩下去多久?
一、胜利从何而来?全是“剧本”演的
印巴冲突发生后,印度媒体密集发布“印军胜利”的新闻:成功摧毁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击溃敌方航母编队、击落600架无人机……乍一看,这仿佛是一场印度的完美军事反击。但《纽约时报》调查发现,这些“战果”几乎无一真实。
以“精准打击卡拉奇核电站”为例,印度方面不仅给出了精确坐标,还配有现场图像。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实时监测数据显示,当地核辐射数据始终正常,全球商业卫星也未拍到任何破坏痕迹。而印度军方所称的被“摧毁”的目标,实为早在2018年便废弃的旧军用仓库,早就荒废多年。
印度电视台随后播出了一段“卡拉奇港遭袭”的视频,声称印军航母舰载机突袭成功。视频中硝烟滚滚、高楼倒塌,看起来“极具说服力”。但《纽约时报》团队对视频进行影像比对后指出,这段画面实为以色列空袭加沙地带时的新闻素材,画面中的建筑与卡拉奇港完全对不上号。
更荒唐的是,印度《今日印度》新闻台宣称“印军击落600架巴基斯坦无人机”,而巴方此次实际总共仅出动327架。按照印度的逻辑,巴方每一架无人机几乎被“击落”了两次。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