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评论员
实体兴则产业兴,产业强则经济强。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我们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我国经济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不论是应对当前风险挑战,还是积蓄持久动能,都需要牢牢把握实体经济这个关键,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夯实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物质技术基础,增强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5月5日下午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做好新一届中央财经委员会工作,研究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问题。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推动我国实体经济实现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显著提升,综合实力、创新力和竞争力都迈上新台阶,为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物质技术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强调了实体经济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作用,为发展壮大实体经济、筑牢强国复兴支撑提供了基本遵循。
实体经济是支撑经济增长、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赢得大国竞争主动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唯有不断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才能站稳脚跟,增强经济韧性,有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确保中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实体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总体上看发展方式较为粗放,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目标与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中国制造在基础研究能力、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信息化程度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实体经济供给结构尚难以满足日益升级的多层次、高品质、多样化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等等。未来几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纵深推进的时期,也是国际竞争更为激烈的时期,必然也是发展壮大实体经济的攻坚期。
促进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既是立足当下发展的“刚需”,也是着眼长远、谋划未来的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并就推动实体经济尤其是作为其命脉的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作出战略部署。为此,要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适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保持并增强产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的优势,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战略性资源支撑,从制度上落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培育壮大新动能。要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逐步实现传统产业从低科技含量向高科技含量、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从低生产率向高生产率的转变。
实体兴则产业兴,产业强则经济强。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我们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我国经济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不论是应对当前风险挑战,还是积蓄持久动能,都需要牢牢把握实体经济这个关键,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夯实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物质技术基础,增强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深刻认识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瞄准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必将为构筑我国未来发展战略优势提供重要支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今日_全国热点资讯网(头条才是今日你关心的) » 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构建强国复兴物质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