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今日_全国热点资讯网(头条才是今日你关心的)

今日热点头条资讯
头条才是今日你关心的
首页 > 财经

会停下来思考的人,往往走得更远

1

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笔记侠(ID:Notesman)

责编 | 金木研

内容来源:笔记侠(ID:Notesman)

分享嘉宾:光子,《世界边缘的秘密》作者、哥伦比亚大学神经生物学博士。

文化生活

笔记邀您阅读前,先思考:

世事纷杂,瞬息万变,在人生或事业的十字路口,你是否常感迷茫?

学位、晋升,你在事业轨道上努力奔跑,而且在竞争压力下越来越快,但你是否常感失落、空虚?

你应该停下来思考一下:这路通向何方?在竞争跑道的终点,是否真是你想要的充实和满足?

最近20年,科学有了长足的进展,国家也越来越富强,但迷茫、失落和空虚,正像瘟疫一样在人群中蔓延。

中国有近一亿抑郁症患者,是全球抑郁症人数最多的国家。自杀已经成为15到34岁中国人的首要死因,其中抑郁症患者占60-70%。

每年,大约有100万中国人会因抑郁症自杀,这数目是车祸死亡数的约15倍。约每30秒,就有一个中国人自杀。

究其原因,和人生观有着深刻的联系。而人生观,是基于世界观的。

一、传统世界观的破灭 

传统世界观告诉我们,人生活在一个硕大无边的宇宙中。人的出生,就像一个大而圆的石头掉在一个山坡上,它自然而然就滚下来了,并不是自己选择掉在那里的。

并且,宇宙非常巨大,我们极其渺小,它与我们之间似乎没有关系,我们来之前它已经在那儿了,走以后它依然在那儿。我们存在与否,它并不关心。我们不过是一堆细胞,在一个巨大的、迷宫一样的地方存在了一段时间,就消亡了。

这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这个传统的世界观,已经被最近一两百年的科学证明是错误的。

1.科学发现万物皆空

我们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印象,就是宇宙非常非常大,有多大呢?我们来算一下。已知宇宙中无非就两个东西:物质和能量,而爱因斯坦在大约100年前就已经发现,物质都能够转换成能量。

如果把物质比喻成冰,把能量比喻成水,整个宇宙就像一个冰桶,你可以把冰融化然后测一下水的总量,也就是把所有的物质都转化成能量,看看总能量是多少。 

科学家们在50多年前就知道答案了:整个宇宙的总能量加在一起等于零。这是因为有一种东西叫做负能量,它是蕴含在重力场里面的一种能量。 

我们之所以能坐在这儿没有飘到空中去,正是因为地球有重力场。

地球为什么有重力场?因为它有质量。质量越大的东西,重力场也越大,负能量也越大。

正能量和负能量,加起来的总和为0。就像有人在一块平地上挖坑,我们满眼只看见越堆越高的土,却没看到那个越挖越深的坑。当我们把土还回坑中,就还是原来的平地了。

我们知道,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而分子由原子组成。约100年前,人类发现原子是空心的,有多空呢?如果把原子放大成一座30层高楼一样大的球,只有芝麻粒大的原子核是实心的。

2.波粒二象性

这个“芝麻粒”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它们还可以分成更小的基本粒子。人类发现基本粒子同时具有两个特性:

大家知道,几率是指可能性,比如今天有10%的概率会下雨。而几率波是指可能性随时间而变化,比如今天下雨的概率是10%,明天是30%,后天是20%,大后天是100%。

几率波是变幻的数字,并非具体的“东西”。

 

对于光是波还是粒子,包括牛顿在内的顶尖科学家们争论了300多年,最后的结果是:光既是波又是粒子。这是非常重要的发现。

在此之前,人类没想到同一个东西可以既是波又是粒子,这就是所谓的波粒二象性。大约90多年前,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Louis-Victorde Broglie)发现,组成所有物质的基本粒子都有波粒二象性。

比如,你看月亮时,它总是好大一颗悬在空中,这是因为在你脑海里有那么一颗月亮悬在那里。在未被观察时,组成月亮的基本粒子就是一大堆上下乱跳的数字。

二、量子世界观

基本粒子在没有被观察时就是一堆可能性,那今天量子力学所发现的真正的世界是怎么一回事呢?

世界在未被观察时,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好大一团“数字的火焰”——数字在整个世界里到处乱跳。

当你观察时,你的脑海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数字的火焰”就会在你的脑海里形成一个火焰的影像,即我们所看见的世界。

我们所观察到的粒子,是具体的、客观的,是那个我们相信的所谓的真正的世界。

整个世界好像被量子物理颠倒过来了:“外面”有一个世界,但它是一大堆数字;我们脑海里有一个感觉像是真实的世界,但它只是一个影像。

 

两个世界!这个概念多么新奇、多么具有革命性!

但它并不新奇,古往今来很多哲学家、宗教领袖、科学家都想到了这两个世界,只是用不同的名词在描述,和今天的科学发现如出一辙。

为什么科学、哲学、宗教的理念有相似之处呢?假如有一座智慧之山,它有好几面坡,一个叫科学之坡,一个叫哲学之坡,一个叫宗教之坡,有人沿着不同的坡往上爬,他们最后到的地方都是山顶,是同一个地方,他们发现的“顶级智慧”当然应该是一致的。

现在,我们回头来检验一下出发时看见的那个“迷宫”。我们以为所有人在共享一个固定的“迷宫”,在找一个固定的出口,但因为不知道出口在哪儿,哪条道路正确,就去模仿别人。

如今,这迷宫完全改了:我们所在的地方是具体的、实在的,我们不在的那个隔壁的通道,因为还没被观察,只是一种可能性;只有你到了隔壁通道,它才“固化”成现实。

人的一生,是不断体验自己的探索和创造的过程。

这个崭新的世界观完全不同于过去。世上充满了可能性,你如果想让其中某个可能性成为现实,就必须向那个方向努力。

我想讲一个亲身经历的小故事:大约31年前,我20岁,家里很穷,我想去美国读书,却囿于考托福要用美元交报名费。而那时的货币管制比现在严得多,到处换不到美元。 

临报考截止日期只有两天时间时,我实在在家坐不住了,骑车出去满街乱窜。但街上如何能找到美元?!一直到下午,我又累又渴又饿,正绝望之际,猛抬头看见面前有个牌子,上面写着:“美元由此去”!

我惊呆了,怀着好奇随着那个牌子找到一个银行的窗口,得知这里凭单位介绍信就可以换到美元。就这样,凭着一封介绍信,我换到了美元,考了托福,出了国。

30多年后的今天,我还能记得当时的那种震惊,就像我用意念把一个牌子变成现实一样。要是没有那20多美元,我今天很可能不会站在这儿跟各位讲这个故事。

那个牌子是我用意念“变”出来的吗?绝对不是。可是反过来想,我如果一直坐在家里,我如果不是出于极大的渴望,甚至说是绝望,就不会出去找美元。

有些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觉得每天都在重复,期望哪天奇迹发生,自己就会开始喜欢这个工作了。这是不可能的。

你要向你所想要的“通道”去,才能把那个“通道”变成现实。

三、我们并没有共享一个世界

1.你所体验的世界以你为中心

这个世界好神奇,我们居然能够把一大堆的可能性变成现实,但是我们自己到底要去向哪里呢?一般人都四处咨询更高的智慧,比如上网查、读书、去找智慧的人问;或向成功的人学习,人家怎么干,我也怎么干。

这些方法本身并没有错,但是我们忘掉了一个最根本的东西:所有事情开始之前必须走的第0步,即必须回答你自己想要什么。

乔布斯用过一个著名的方法,就是每天盯着镜子对自己说,“如果今天是我活着的最后一天,我会不会去干我今天要干的事情?如果我连续许多天都说‘不’,那我就不会去干。”

这听上去很简单,但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他没说要持续多少天说“不”才改变行为。有些人天天对自己说“不”,说了几十年一直到死,也没改变,这是不是也行呢?他们会不会后悔呢?

要知道这问题的答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那些即将去世的人问一下。

澳大利亚人邦妮·韦尔想知道人在临终之前最后悔的事是什么,于是选择从事姑息治疗,去照顾那些濒死的人,了解他们最后悔的事是什么。 

她把了解到的情况收集在一起写了一本畅销书《临终前最后悔的五件事》。

书里讲,人临终前最后悔的一件事是:“我要是有勇气过对自己真实的生活,而不是别人认为我应该过的生活就好了。”

这句话让我想到另外一句话,是杨绛先生在100岁生日时候说的,“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大家都应该好好品味一下这句话。它在讲“一人一世界”——每个人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这听起来好像是反科学,很明显,我们大家共享着一个世界。我们在想世界的时候,我们无非在想一个有很多人的舞台,“我”是众多演员中很普通的一员;如果谦虚一点,你就不会认为自己是正中间的那个,而是边上的陪衬。

一旦这么想,就犯了一个绝大的错误——我们跑到舞台外面,在描述舞台上的自己。但你永远都必须通过自己的瞳孔看世界,你不可能跑到舞台外面看自己。

人生舞台,就像一个巨大的平原,你永远处在最中心的位置。这舞台永远是以你为中心的,直到你死去的那一天。

所以,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完全是错误的。我们会指着星空说,“我”是70亿颗繁星中普通的一颗。但你如果真是那一颗星,就绝不可能跑到星空外面,你往周围看的时候,会看见别的星星,永远都得环视。

在你的人生舞台上,你就像在太阳系的正中间一样,所处的是太阳的位置,永远没办法逃离。

一个人再有名、再有钱、再有权势,他要跟你互动还是得到你这个中心来;他如果从来不在你这个舞台上出现,他跟你就没有关系。

对,你就是这么厉害,永远离不开这个舞台的中心位置,这一点是极其重要的。

2.我们为何没有共享一个世界?

听完这些,可能很多人还是不能接受“我们没有共享一个世界”的说法,即便可以这么想象。接下来,我就为大家讲一些科学的证据。

首先,我们所经历的世界完全是我们自己感受的世界。

你可以猜想、可以相信,但不可能直接知道你感受以外的世界;但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看屏幕上最左边那一朵花,大家都同意是红色的吧?但是各位如何知道我们所感受到的红色的感觉是一样的呢? 

假如你看见红色的感觉跟我看见黄色的感觉是一样的,你还是会把它叫红色,因为从小到大,我们周围的人都将其叫红色,你虽然感觉它是黄色,但还是会把它叫红色。 

在座的各位中,至少有一位以上看见这花就是黄色的感觉,因为人类中有5%到10%的色盲,他们中的一些看红色就是黄色的感觉。并且,色盲还有多种,每个人看见同一朵花,即使看见的都是红色,但鲜艳程度很可能不一样。

其次,每个人所经历的时间和空间也不一样。

爱因斯坦在上百年前就用一种幽默诙谐的方法指出了这一点。他说:“你和美女在一起一个小时,就像坐在火炉上一分钟。”

爱因斯坦发现速度可以影响时间流淌的快慢,这一点科学已经证实。有科学家把极其精准的原子钟(一种计时装置,精度可以达到每2000万年才误差1秒)带上飞机朝不同方向飞,飞了一圈以后把这几口钟进行对比,发现时间确实是不一样的。

我们处在不同的时空中,但无法察觉这个情况,是因为这个“缝”太窄,差异太小。但差异再小,我们还是两份世界,差异等于零我们才是同一份世界。

另一个影响时间流淌速度的因素是重力场。地球就是一个巨大的重力场,离地心越近,重力场越强,那个地方的时间流淌速度就更慢一点。

相对论所讲的时空的差异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和我们密切相关。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用到GPS,GPS是靠在不同高度绕着地球飞的多个卫星互相发信号来定位的,因而这些卫星的速度、所在的重力场是不一样的,所以其时空也不一样。

如果我们忽略这个差别,每天GPS在全球范围内所累计的误差就会有10公里左右,GPS就没法用了。

我们总觉得所有人都共享着一个世界,天塌下来有别人撑着,其实并不是这样。你并不需要懂相对论才能理解一人一世界——跟你再亲的人都不可能一辈子陪着你;即使每一刻都陪着你,也不可能每一刻都跟你有一模一样的感受;即使看同一个东西跟你感受不一样,他也说不出来,你也不会知道。

每个人的意识就像一面镜子,里面都有一个影像,影像之间虽然很像,但每一个都有自己镜子里的影像。我们并没有共享着一面镜子,没有共享着一个意识。

一人一世界,科学从另外一个角度发现了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理念。

四、遵循你内心的热爱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有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为你量身定制的;你拥有你的世界,你所感受的世界,你来之前是没有的,你走之后也是没有的。

在你的世界里,你是自己命运之车的唯一司机,你要去哪,车就去哪。别等着别人告诉你要去哪,因为别人不知道。别人跟你讲的不过是从他自身角度出发所做的考虑,他不知道你内心深处的渴望。

你得自己做这个决定。你必须向内看,必须知道自己内心的渴望,而且循着这个渴望去寻找。

我想讲一个跟上面这段话直接相关的故事。我弟妹以前的人生轨迹发展得相当顺利,她本科就是学霸,毕业后在国内三甲医院做了14年的医生,然后在美国田纳西大学做了三年的博士后。 

有一天,她给我打电话说博士后做不下去了,原因是她的导师年纪大了要退休。

于是向我咨询,问我的意见。 她说现在有几个可能性,一是换一个实验室继续做博士后;二是可以回去做医生;三是可以到药厂做科研……无非就是我们想象的那些顺理成章的事情。

她讲这些事的时候,都犹豫再三,给我的感觉就是她的兴趣都不高。 

我建议她把手上的事情先放一边,悬空考虑一下:如果不为钱工作,而是为了自己想要干的事而工作,自己会干什么事,比如对什么事热爱,内心的渴望是什么? 

她犹豫再三说:“我想写小说”。她说试过各种各样的事情,唯一一件干起来彻夜不眠、再久都不累的事,就是写小说。 

我想,如果她在原来的轨道上继续前进,她一辈子都会三心二意,心里一直都渴望干另外一件事,她着干别人认为她应该干的事情,味同嚼蜡,不可能卓越。 

这世上平庸的科研工作者、医生,已经太多了,不需要再多一个;但优秀的作家很少,特别是在当代的中国。 

所以我跟她说:“我们全家人来支持你,你甭干你现在的工作,不要做科研,也别做医生,你就专职写小说。”

她犹豫再三,最后还是因为内心的渴望所驱使,开始写小说。刚开始相当艰难,第一本出版费了不少周折,但到后来就越写越顺。

十二年过去了,她平均每年会在线上或线下出一本小说,已出了十多本。她文笔本来就很好,现在越来越好,只要坚持下去,我相信成为一个杰出的小说家是很有可能的,我为她高兴。

话说回来,就算她没成为伟大的小说家,我至少有了一个更快乐的弟妹,她的小孩也会学习她追寻自己内心的渴望,我们这个大家庭也因此更快乐了。

所以我建议各位,要向内看,要知道自己渴望什么,要follow your heart(跟随你心)

很多时候,你心里所想的和脑子里要你干的事之间有尖锐的冲突。我是一个很务实的人,出生就很贫穷,后来一路摸爬滚打过来,大脑和心灵的冲突经历过很多次。

我1998年从斯坦福拿到MBA时,个人净资产是负两万美元(因为我欠两万美元的学生贷款),比刚去美国时还穷100倍,因为我当时仅欠人两百美元。我拿到了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的offer,各种收入加在一起一年14.3万美元。

这offer很有诱惑力,我理应马上签,但我内心就是没办法把自己拽去签这个offer,为什么呢?因为我做过管理咨询,很了解管理咨询对我来说有点隔靴搔痒,不过瘾。

对我来说,有一个过瘾的事是做VC(风投)。做VC可以帮初创公司成长,把知识转化成产品,符合我的梦想。

当时有个叫华登(Walden)的VC公司给了我offer,华登是老牌VC,领投过新浪,那时候已经很庞大了,在12个亚洲国家有运营。但他们给我的offer收入比麦肯锡低了约40%。

我那时很缺钱,减40%对我来说是很大一个数目。我极其纠结,对两个offer拼命进行分析和比较,怎么看都是去麦肯锡胜出。我的大脑也反复跟我讲:你要是不签麦肯锡就是疯了!

但是,我的心拼了命地就要去做VC。最终,我的心取胜了。虽然说头几年也非常坎坷,因为这是很有挑战的工作,但是因为我的热爱,我一直持之以恒。你一旦热爱一件事情,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障碍你总是会挺过去的。我一挺,就是21年。

最近12年,我在生物医药界全球范围内最大的投资公司做合伙人。我们公司管理约130亿美元,我的职责是创建整个亚洲部。

亚洲部在12年前不存在,没有人,也没有投资。但今天,奥博在亚洲管理着约20亿美元,上市前的公司投了50多家。

我认为自己选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如果我为了钱去做管理咨询,还是会觉得是隔靴搔痒,会觉得很枯燥,肯定会三心二意,无法持久,遇上障碍,我一定会转弯。而且一边往前,一边又想着另外一条路,是非常痛苦的。

如果各位有这种感觉,就千万别再继续了,一定要follow your heart。

未来我还是会follow my heart,而且我还得给大家指出一点:

我在前面这个公司做了12年以后,正从合伙人的位置退下来,要去干自己更热爱的事情。

这也是经历了很大的思想纠结,跟麦肯锡那时候一样,大脑分析下来就是:如果继续做合伙人,是又舒服,赚钱又多;但我心里有另外一边的渴望——从零到一建立崭新的公司和平台,我的心又一次取胜了。

最后我想用乔布斯的一段话来结束今天的演讲:

(“成就大事的唯一途径是做你所热爱的工作。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热爱什么,要继续寻找,别将就。像其他和心相关的事情一样,一旦找到,你自然就会知道找到了。”)

本文来源:公众号 @笔记侠。中国新商业知识笔记共享社区,微信最具价值排行榜:职场榜第一、总榜前三。独家笔记支持湖畔大学、混沌大学、青腾大学、高山大学、中欧创业营、京东商学院、北大国发院等顶尖商学院课程,BAT、TMD、小米、华为、网易等知名企业,丁磊、傅盛、李善友等知名人士,超过100万企业决策及管理层都在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今日_全国热点资讯网(头条才是今日你关心的) » 会停下来思考的人,往往走得更远

分享到:更多 ()
来源:笔记侠 编辑:产经资讯

评论

留言/评论 共有条点评
昵称: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