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汽车网9月11日讯 “来自中国的竞争:德国汽车制造商正面临艰难时期……”“中国汽车产业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我们的生产成本却与国际竞争力越来越不相符,这些都是困难。”“中国迅速转型为电动汽车超级大国,甚至在欧洲本土对老牌汽车制造商构成威胁。”
铺天盖地的海外主流媒体报道,暴露了欧洲车企在面对中国车企电动化冲击时,所感受到的强烈危机感。
为此,德国总理朔尔茨(Olaf Scholz)近日在慢跑受伤的情况下,右眼戴着眼罩,出现在了慕尼黑举行的2023年德国国际车展(IAA)上,对德国车企发展表示了肯定,在鼓励德国车企的同时,还宣布了一项价值1100亿欧元的激励计划,为德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提供支持。
中国车企大“抢”风头
作为欧洲汽车界的盛会,也是五大顶级车展之一,慕尼黑车展从来不缺关注度。但本届慕尼黑车展,似乎成了中国车企的专属舞台。
且不说比亚迪豪气冲天,直接包下全场最大的展台,却依旧被里三层外三层围得了个水泄不通,单就中国车企的参展数量来看,有外媒统计,至少有7家中国车企参与了本届慕尼黑车展,加上零部件企业则多达数十家,参展企业数量已经超过德国企业。
在此情况下,能明显感受到的一个趋势就是:中国纯电动车不仅改变了中国,也正在改变世界。
尤其是车展上的大部分欧美车企还停留在概念车时,看到比亚迪、小鹏、零跑等中国车企业带来的多款量产车型,以及地平线、亿咖通、轻舟智航、元戎启行等中国智能汽车软硬件供应商,所展示的最新产品和技术,包括宝马在内的欧美车企,其实就已预知这些企业进入到欧美市场后,将对其现有市场份额造成怎样的冲击。
宝马CEO齐普策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欧盟禁售燃油车的计划,正在将欧洲的平价汽车制造商推向与中国竞争对手的价格战中,而这些中低端汽车制造商几乎毫无胜算。
其根本原因在于,有研究人员表示,电池成本占电动车成本的40%,而中国在电池制造方面又处于领先地位,这也导致去年上半年,在欧洲销售的新电动汽车中,中国电动汽车的平均成本不到32000欧元(约合人民币25万元),而欧洲的平均成本则达到了56000欧元(约合人民币43万元),成本是中国车企的1.72倍。
为推广快充不惜立法
“竞争应该激励我们前进,而不是吓倒我们。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人说日本汽车正在碾压所有其他市场。二十年后,又有人说韩国制造的汽车已经超越了所有其他市场。如今,轮到了中国的电动汽车。”
朔尔茨在演讲时表示,确实,德国以外也有很多企业在制造和开发好车,但德国作为汽车大国的国际竞争力,是毋庸置疑的。世界上很难再有一个地方像德国一样,在汽车制造领域的技术知识、供应商密度、中小型世界市场领导者以及与汽车有关的应用研究方面具备如此高水平的条件。
为此,朔尔茨也向参展车企宣布了一项旨在推动“德国制造”可持续创新的激励计划。他表示,联邦政府将投资超过1100亿欧元,以推进德国工业现代化和气候保护,包括加速充电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电池等战略重要领域的投资建设。
具体来看,为了让充电必须变得与加油一样简单,甚至更简单,在未来几周内,德国将成为欧洲首个出台法律,要求80%的服务区运营商为电动汽车提供功率至少为150千瓦的快速充电桩的国家,用于解决电动车车主的续航里程焦虑。
另外,朔尔茨表示他的目标是到2030年,德国道路上有1500万辆电动汽车和100万个充电站。目前,德国有9万个公共充电桩,有70万个私人充电桩正在运营,还有30万个私人充电桩正在计划中。
而且,朔尔茨还在今年8月已经批准的太阳能计划中,极大地简化了在阳台等地设置私人光伏电站的程序,并将在秋季启动一个KfW计划,以促进与太阳能电池板和储能设备相结合的私人充电桩的安装,将家庭充电成本降低到极低,甚至可能几乎免费,使其变得更具吸引力。
“欧洲普通人还没啥感觉,但政府和企业家已经很着急了。”有业内人士对“汽扯扒谈”表示,虽然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市场还没有形成规模,但目前已有一些欧洲国家对中国车企采取了反制措施,其原因就在于,现在欧洲中产阶级的购买力明显下降,在中国电动车成本比欧洲低很多的情况下,他们将越来越多转向中国车型,这也是欧洲车企所担忧的地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今日_全国热点资讯网(头条才是今日你关心的) » 是什么让朔尔茨顶着“船长”形象,也要现身慕尼黑车展?